|
不知道的怪病,布病,又称懒汉病,您听说过吗?时间:2024-12-30 浏览量:799 来源: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:近日,某网红女兽医不幸感染布病,她自曝从今年3月份发现病情以来,一直反复发作,已经第三次住院治疗。她经常分享自己的兽医工作经历和与动物的互动,因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和坚强的意志在网络上赢得了百万粉丝的关注。 布病是怎样一种怪病? 最近,市四医院脊柱与创伤外科接诊了一位51岁男性患者,2月前因腰背部胀痛不适伴发热,于当地医院口服中药等保守治疗无效。后来症状加重,腰痛伴双下肢麻木、乏力至不能行走,出现大小便困难来到我院。这种情况并不罕见,因为腰痛是常见的症状,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比如肌肉拉伤、椎间盘突出等。但是这位患者的情况有些特别,我们进一步追问病史,病人家里养羊,有右手拇指外伤史。 辅助检查: 从磁共振初步考虑:胸腰椎骨质破坏伴双下肢不全瘫:结核?布鲁菌感染?因患者有瘫痪症状,病情进展,骨质破坏严重,我们为患者充分评估后进行手术治疗,清除感染病灶及脊柱内固定等,术后送病检培养结果证实为布鲁氏菌感染。该患者诊断为:布鲁氏菌脊柱炎(胸11-腰1)伴双下肢不全瘫。该患者腰痛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脊柱炎症和骨质破坏,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。 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,1周后患者自己能下床活动,症状明显好转出院。这说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是非常重要的。 什么是布病?它有什么特点? 布鲁氏菌病,简称布病,也称布氏杆菌病、波状热或马耳他热,俗称懒汉病。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、畜共患传染病。1886年,苏格兰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大卫·布鲁斯(David Bruce)首次确认并分离出了该细菌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。 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阴性不运动杆菌,不形成芽孢,在细胞内寄生,可以存活于多种家畜和人体内。该菌专性需氧,生长缓慢,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,在8℃的牛奶中可存活2天,冻肉中可存活3周,奶酪中存活3个月,病畜的分泌物、病死动物的排泄物及器官中可存活120天,但对光、热、酸和常见的消毒剂敏感。 布病的流行病学 最新研究数据发现,全球布病每年新发病例可达210万。布病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,包括地中海盆地、中东、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、中国、印度和墨西哥等。我国人群布病疫情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呈持续上升趋势,涉及各个省份,主要聚集在内蒙古、新疆、西藏、青海、宁夏、黑龙江省、陕西省和吉林省等北方地区,近年来有发病中心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;另外,布病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,在2月份至7月份多见,五月份发病率达高峰。 布病有哪些临床表现? 人患布鲁氏菌病后的临床主要表现持续发热、多汗、乏力、骨关节和肌肉疼痛、淋巴结肿大、乏力、肝脾肿大、男性患者可发生睾丸、附睾肿胀等,女性患者可发生乳腺炎等。人患布鲁氏菌病后病程长短不一,以3-12个月者居多。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,措施得当,一般预后良好。个别患者未经治疗也可以治愈,但也有些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,反复发作,迁延数年,甚至终生不愈,严重影响劳动能力。出现如骨关节炎、心血管病变及神经系统病变等并发症。其中2%~77%的布病患者累及骨关节系统,急慢性期均可出现,临床表现为脊柱炎、骶髂关节炎、骨髓炎和周围关节炎等;脊柱炎最常累及腰椎(60%),其次是胸椎(19%);周围关节主要累及大关节,如膝关节、髋关节及踝关节。 布病的传染源主要以患病的动物羊、牛、猪、犬等为主。 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感染、经消化道感染、经呼吸道感染。与牲畜接触人员和研究人员都有可能感染布病,如屠夫、实验室工作人员、猎人、兽医等职业暴露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径。人与人之间也可传播布病,包括可通过胎盘、哺乳、性交、输血、骨髓或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,但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。另外,布病疫苗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也有造成人类感染的风险。 人感染布病的发病机制:布鲁氏菌感染急性期时为细菌及毒素起主要作用;慢性期则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,可出现由上皮样细胞、巨细胞、浆细胞、淋巴细胞等组成的肉芽肿。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布病? 布鲁氏菌病(布病)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消除感染的动物、提高保护意识、采取食物安全措施、加强职业卫生与实验室安全、动物接种疫苗。建议在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布鲁氏菌培养操作,试验人员应做好预防措施。减少与感染动物的接触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措施: 1.养殖户预防:家畜应圈养,避免散放,确保人畜分居。 饲养场所要定期消毒,特别是牲畜流产后,要立即消毒处理。照料牲畜时,要佩戴手套、口罩等防护用品,并注意个人卫生。 2.家庭预防: 不食用未经消毒或来源不明的奶制品和牲畜器官。注意饮食卫生,食物要充分加热,避免生食。所以喜欢吃肉类生、鲜、嫩烧烤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了。家庭使用的刀具和砧板要生熟分开,并定期消毒。 防止经皮肤黏膜感染: 接触牲畜时,要做好个人防护,如穿戴工作服、手套等。处理流产物和死胎时,要特别注意防护,严禁直接接触。剪毛、收购、保管、搬运和加工皮毛的人员,工作后要洗手、洗脸和洗澡。对于兽医等高风险职业人群,更应加强防护措施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希望这些科普知识能帮助大家有效预防布病,保护健康。 布病可以影响人体的任何器官和系统,且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,诊断相对困难,很难与其他疾病相鉴别,确诊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,布鲁氏菌培养阳性是诊断布病的金标准。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接触患病牲畜机会的多少有关。该网红因为是兽医,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这些受感染的动物,因此感染布病的风险较高。我们期待其能战胜病魔,早日康复,也希望以后更要做好防护措施。今天关于布病的知识,对于普通民众来说,是一次科普提醒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
参考来源:李晓冉, 曲俊彦. 《布鲁氏菌病诊疗方案(2023年版)》解读[J]. 中国抗生素杂志, 2024, 49(07): 755-763.
|
急救电话:0813-120 预约挂号电话:0813-2401126、0813-2401026 投诉电话:2300337 联系电话(传真):0813-2201981 电子邮箱:zg_120@126.com
檀木林院区: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街19号 汇东院区: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大街400号
办公时间:上午8:00-12:00,下午14:30-17:30(周一至周五,节假日除外)
蜀ICP备13006683号-1Copyright © 2002-2025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自贡市急救中心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