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液之“惑”

时间:2024-09-25 浏览量:1994 来源: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:周琳

快节奏的生活,使得人们出行时总讲究快速便捷,就连输液也不例外。许多患者就诊时,主动要求进行输液治疗,如“输液能使疾病好得快”、“医生不让输液,就是不负责任”等。公众对于输液治疗及其风险,成本认知存在误区,如普通感冒发烧、腹泻、肠胃炎等常见疾病均需使用输液治疗,“输液起效快且无不良反应”的误区。事实上,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,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;但是静脉输液不合理使用,不仅不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,还存在更多安全隐患,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成本。正因如此,长久以来输液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关注。那么,公众对输液存在的各种认识误区,下面就请听药师来说输液那些事儿。

我们知道,人使用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口服、肌肉注射、静脉滴注等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提倡的用药原则是:能口服就不注射,能肌注就不输液。世界上有 70%以上的输液是不必要的输液,而中国是世界上过度输液较为严重的国家。数据统计表明,中国每年人均输液达到8瓶,远高于国际上人均 2.5—3.5 瓶的平均水平[1]。

什么是静脉输液

静脉输液也俗称为“打点滴、挂水”,是一种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、电解质、药物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。静脉输液的特点是量大、起效快,但快不等于好,也不等于最安全!

静脉输液的危害

1.静脉输液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

静脉输液直接进入血液,产生反应迅速,因此引发不良反应的概率远高于肌肉注射和口服。同时,静脉注射经常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,而不同的药物混合不当,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测的危害。据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(2023年)》显示:静脉注射给药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 91.1.%,远超于口服和肌注给药。除了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之外,过度输液还可能对人体造成更多的伤害[2]

2.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影响

静脉输液中存在大量不溶性微粒 1—50um),是静脉输液最大的危险因素。不溶性微粒在药物的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均能产生,包括穿刺胶塞造成的橡胶微粒、切割安瓿产生的玻璃屑、输液器具携带的微粒、脂肪乳乳化不完全产生的脂肪栓等随着静脉输液进入人体,如果处理不当,就会对人体产生近期或远期危害[3]。

3.对血管的危害

静脉输液对血管具有较大的刺激性,长期输液或输液操作不当,都可能对血管造成严重的损伤。例如选择不合适的针头、穿刺进针方式和角度不正确、固定方法不稳定等,都可能引发血管的损伤。另外,长期注射浓度过高、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还可能引起静脉炎[4]。

4.过度输液降低人体免疫力

若任何疾病都依赖静脉输液,会严重干扰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功能,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概念。并且抗菌药物是静脉输液中最常用的药物,一旦滥用,可能导致人类抗菌能力下降、免疫力降低、菌群失调、耐药等,为以后的治疗带来严重隐患[5]。

5.过度输液加重心脏负担

对于身体虚弱者、心脏功能不好的人,过度输液会加重心脏负担,引发心功能恶化[6]。

6.过度输液损伤肝肾功能

输液使药物避免了胃肠的吸收, 直接进入血液,但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肾代谢,长期过度输液,会大大增加肝肾负担,造成它们功能的损害[6]。

7.增加医疗费用

过度使用静脉输液,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经济压力,而且在目前医保支付方式下,还会提高医院的医疗成本。此外,还会导致大量一次性医疗废物的产生,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[7]。

哪些情况下建议输液

1.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时,通过静脉输液将药物直接送入血液循环,可以避免患者因吞咽困难而无法服药的问题[5];

2.患者存在严重的吸收障碍时,通过静脉输液给药可以绕过肠道,确保药物被有效吸收[5];

3.没有适合患者口服的药物、口服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[5];

4.在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的情况下,静脉输液能迅速将药物送达全身,提高药物浓度,更好地控制病情[5]。

在人类与疾病漫长而艰辛的斗争史中,输液治疗无疑是有力的武器。但无论什么武器,其实都是双刃剑,用得好可以“杀敌”,用不好则会伤己。输液率的居高不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持续高位,已引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重视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的《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》,国家卫生健康委已连续四年(2021-2024)将“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”或“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”作为医疗质量安全十大改进目标之一[8]。当然,遏制过度输液绝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和医生单方面的责任,公众须走出“只有输液才能见效,才好得快”的认识误区,遵循“能口服就不注射,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”的原则,医患之间互相配合,互相信任,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。

参考文献

简岩.慎对输液[J].百科知识.

2018(9):1.DOI:10.3969/j.issn.1002-9567.2018.09.001.

[2]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.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(2023年)》

https://www.cdr-adr.org.cn/tzgg_home/202403/t20240326_50647.html

[3]李鑫,雷莉.输液剂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微循环的影响[J].兵团医学,

2006, (1):44-45.

[4]童凤玲.静脉穿刺输液血管保护的研究进展[J]. 护理实践与研究,2011,8(7):103-105. DOI:10.3969/j.issn.1672-9676.2011.07.055.

[5]陈传涛.点滴背后的真相:输液的危害与建议[J].家庭医学,2024(1):57.

[6]黄佳.“输液,病才好得快” 不对[J]. 农家书屋,2019(3):61.

[7]葸风林,周尚儒,于佳鑫,等.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情况及干预效果分析[J]. 临床医药实践,2024,33(1):43-47.

[8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.

http://www.nhc.gov.cn/yzygj/s7657/202302/a61fc382f3b64c7e99dafbf8cf4da8a1.shtml

急救电话:0813-120  预约挂号电话:0813-2401126、0813-2401026 投诉电话:2300337 联系电话(传真):0813-2201981  电子邮箱:zg_120@126.com

檀木林院区: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街19号 汇东院区: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丹桂大街400号
办公时间:上午8:00-12:00,下午14:30-17:30(周一至周五,节假日除外)

蜀ICP备13006683号-1Copyright © 2002-2024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自贡市急救中心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